(转自:储能世界)
2025年7月14日凌晨5时许,中国台湾高雄市小港区长春街突然浓烟滚滚,台泥集团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发生严重火警。火势迅猛,伴有爆炸声响,现场火光冲天,引发周边居民恐慌。高雄市消防局紧急出动46辆消防车、91名救援人员前往抢救,事故造成共16人送医,包括12名员工与3名消防人员,幸无生命危险。
起火经过与伤者情况
根据现场员工描述,火警发生时听到爆炸声,本以为只是小事故,结果火势迅速蔓延,员工被迫紧急撤离,过程中共12人因轻度擦伤或吸入浓烟送医;同时,3名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遭灼伤,所幸均无大碍。
台泥随后发布声明称,火源来自厂区内电池半成品仓库,当时正在进行第一次充电作业,初步怀疑与电池储存或工艺环节有关。厂内自动喷淋系统虽已第一时间启动,但火势因涉及锂电材料难以控制,必须依靠更专业的灭火方式处理。
应变措施与政府回应
消防单位随即部署机器人、起重机及干粉灭火系统入场,避免火势蔓延至周边区域。由于现场存放大量锂离子电池与高镍材料,传统喷水灭火反而可能加剧燃烧风险,灭火过程异常艰难。
高雄市环保局已启动空气品质紧急预警机制,发布公告提醒小港区居民关闭门窗、减少外出,并佩戴口罩防护。环保局指出,业者如因管理不当引发火警,将依《空气污染防制法》第32条裁罚,金额介于10万至500万元之间。
目前火势已被控制,厂内无明火,进入降温与安全监控阶段。环保单位已进驻现场进行空气检测,台泥表示将全面配合政府调查,确保环境安全。
三元能源背景与产业地位
三元能源科技隶属台泥集团,是其转型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布局。母公司能元科技(Molicel)成立于1998年,专注于高性能可充电锂电池的研发与制造。
位于小港临海工业区的工厂为台湾首座超级电池工厂(Giga 级),于2023年投入商转,年产能达1.8GWh,专门生产高功率、高镍三元锂电池,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、电动车市场。其主要客户包括 Dyson、Mini 等国际品牌。
随着订单持续增长,能元科技也正将南科厂转型为高镍电池产线,逐步淘汰高钴旧工艺,以符合市场高能量密度需求。
锂电产业风险与国际案例
锂电池虽然具备高能量密度,但储存与制造过程极具风险。一旦起火,不仅高温难以扑灭,内部化学反应还会持续释放氧气,导致火势无法用水扑灭。尤其是电池厂内堆放大量金属锂与粉末状正极材料,极易引发粉尘爆炸或剧烈燃烧。
2024年韩国Aricell电池厂也曾发生重大火灾,造成23人死亡、8人受伤,引发全球警觉。事故后,韩国与中国大陆多家电池厂已开始增设粉尘收集系统、氮气抑爆系统等设施,提高整体消防标准。
反观台湾当局,在发展储能与电动车电池产业的同时,如何提升消防系统、风险预警机制与工厂安全设计,亟待检讨与升级。
股市反应与后续应对
事故发生后,台泥股价在14日早盘一度跌破23元,最低跌至22.9元,显示市场对其产线受损有所担忧。目前台泥已确认三元能源科技已完成保险投保,具体损失仍在评估之中。
台泥强调,目前工厂人员已全面疏散,火势得到控制,公司将持续配合高雄市政府及相关单位,提供所需资料,全力支持后续检测与善后处理,确保合法、安全、透明。
结语
此次三元能源电池厂火警再度提醒我们:锂电池虽是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,但其潜藏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。随着电动车、储能设备需求不断攀升,电池制造工厂的安全管理、应变机制与防火设施必须同步升级。
政府与企业应共同推动更高安全标准,引入先进灭火技术与自动化监测系统,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社会公众利益,避免类似悲剧重演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免责声明
免责声明: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!如果您不希望我们转载您的作品,请和我们联系处理,谢谢!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